问题背景:
交通监管是交通运输管理中的核心业务问题。从公路运输到水路运输,经济利益驱使之下的违规运输现象普遍存在。我国采用“定点强制检查”的办法对违规运输进行治理,例如设置拦截线”以及“设立公路超限检测站”。虽然执法部门多次发出禁令,违规运输现象仍屡禁不止。
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旧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伴随移动互联网和Web 2.0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技术趋势就是众包,即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人力资源甚至社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外,众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功的、基于 Web 的、分布式的问题解决模式。例如在欧美,利用市民手机可以协同地对交通信号灯调度给出建议(SignalGuru),还可以预测公交车的到达时间(EasyTracker),意大利的MAppERS系统让市民报告水灾、交通事故、大火、油气泄露等事件,鼓励老百姓参与应急响应与救助。
高压强制手段困难重重,为更好地解决“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冲突,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也越来越受到执法部门的重视。社会监管模式(1)使得从业者在社会网络面前放弃无知无畏的侥幸心理而自主回避道路安全风险;(2)增加公众的参与度,有助于突破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的交通行业文明服务的窗口形象。
成果简介:
通过移动应用的方式,微信、小程序、App等,准实时地把互联网上的市民、学生、离退休人员和志愿者联系起来,一起参与公路运输的社会监督。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群众发现违规行为,使用手机拍照举报;(2)系统自主地向附近的人发送任务。可选地,也可以出动无人机跟踪拍摄,以取得更多的证据。